同樣一首歌,小朋友唱的,跟大人唱的,感覺真的很迥然不同

Somewhere out there一直以來我都偏愛聽兒童版的
小孩子的歌聲聽來,小孩的無奈讓人有種會心一笑的感覺
大人的歌聲,則是多了種惆悵

 

 

我在找一首歌的時候,不經意發現這段影片
名稱叫把我的愛給你
這應該是中間那位華人小女孩的爸爸拍的影片
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歌
起初我一下子沒能想起來這究竟是誰唱的歌
只能說小孩版本真的給人很歡樂的感覺
 

 

 

 

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很有名
但出CD卻是以Libera(天使之翼合唱團,倫敦)為主
這兩個合唱團都只招男生
在大人部分,我想要介紹的是pentatonix(五聲音階)
他們是來自美國德州一個唱acapella的團體
Libera跟pentatonix唱過好幾首相同的歌曲
我選了God Rest You Merry Gentlemen

  

影片開始左起黑人:Kevin K.O. Olusola (1988, 大提琴手,beatbox); Mitch Grassi (1992, 男高音); Scott Hoying (1991, 男中音); Kirstie Maldonado (1991, 次女高音就是可唱女高音的女中音); Avi Kaplan (1989, 男低音)

中間三位在高中就組成團隊參加比賽,後來為了參加電視比賽節目需要四位隊友,於是找了Avi(胡子兄),同時在youtube找了會拉大提琴跟口技很厲害的Kevin(在中國待過一年會說普通話)

 

 

餅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電影之前雖然稍微看了一下劇情介紹
但是當劇情來到男主角前往海邊的曼徹斯特時,還是讓我錯愕了一下
一來是我以為是英國片,有一陣子我還挺喜歡曼聯隊(職業足球隊)的
(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喜歡他們紅色的球衣,現在比較喜歡利物浦了,他們也是紅色球衣,哈哈)
二來美國麻州的曼徹斯特是不靠海的
但是美國麻州真的有一個地方叫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by-the-Sea)
就在曼徹斯特的東邊,波士頓的北邊

男主角Lee是班安佛列特的弟弟凱西安佛列特飾演的
這齣戲本來是麥特戴蒙想要導演兼主演的,但是他檔期喬不來
讓給好朋友的弟弟來演,他當監製

Lee在波士頓當大樓管理員
他常額外替住戶處理問題,像是倒垃圾修水電馬桶...
而處理問題應收取的費用全被他的主管拿走
但是他似乎並不想去計較這些
晚上下班去酒吧喝酒
對於漂亮女士的搭訕,他很不紳士的給了閉門羹
喝完酒故意去挑釁白領人士,大打出手
他就這樣生活著

當他接到哥哥心臟病發緊急入院的消息趕回家鄉
哥哥已經去世
他本以為幫忙哥哥處理後事之後
他就能夠返回波士頓繼續他那頹廢的生活模式
但是沒想到哥哥竟將姪子的監護權交給他

有著兩個女友又是學校風雲人物的姪子不願意跟他去波士頓
哥哥的好朋友家中已有四個小孩
把姪子托他養育似乎也太那個了

在處理哥哥後事時,Lee遇見了前妻
Lee會這麼頹廢是因為
好些年前某一天晚上他邀了一大票朋友在家喝酒嬉鬧
他還嗑了藥
半夜兩點他太太受不了他們還在大聲喧嘩要他請朋友離開
因為他們有一雙年幼的兒女在樓上睡覺
朋友離開後,他想要再喝罐啤酒
發現沒有了,他想去家附近的超商買酒
出門前他覺得房子有些冷,於是他在壁爐裡起了火
想說這樣樓上的太太跟小孩就不會覺得冷了
但他卻忘了將防火欄放回,於是有著火的木頭滾出來了
在他返家途中,木造的房子已燃起熊熊大火
他太太在一樓昏倒被消防隊員救出
火勢兇猛消防員已無法再進屋上樓救兩個小孩
就這樣,他兩個小孩就這樣葬身火窟
警方沒有起訴他,一來是他們都認識Lee的父親
二來他們也都曾有忘了將防火欄放回的經驗
而Lee喪失兩個孩子,已經受到懲罰了
他一直沒法原諒自己
那時,太太也對他說了些很情緒化的話
哥哥一直陪伴他,但他堅持離開家鄉

再次遇到前妻,她已再婚,剛生了一個小孩
她看起來已走出陰霾
她一直想要跟Lee聯絡,她知道他一直沒有走出來
她希望他能夠原諒他自己,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些
但Lee逃避兩人對話
他還沒準備好將過去拋諸腦後嶄新過日子

最後,Lee還是將姪子委託給哥哥的好朋友照顧
也承諾姪子會回家鄉看他
而姪子18歲時,他會將哥哥的財產全部交還給他來處理

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故事
雖然只是個故事,但卻感覺很真實
我能體會Lee只想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
畢竟,犯下的錯雖然不是什麼大錯
但兩個孩子的生命卻再也挽回不來
即使再怎麼懊悔他們都回不來
但是要放下這件事然後重新過日子,又很難做到釋懷
能夠一天一天過日子,直到生命終了
對現在的Lee來說就足夠了吧

餅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基百科將樂來越愛你的劇情寫的非常詳細,篇幅也有些長,就不貼上來了

我本來就喜歡看音樂劇,就像這種帶有百老匯歌舞的表演電影

劇中的男主角Sebastian一直想開爵士酒吧,但積蓄被朋友騙光,當他受聘在燈光美氣氛佳的餐廳彈奏鋼琴時,熟識的老闆總要再三強調彈奏他指定的曲目即可,但Sebastian總想彈奏爵士樂,於是就被fire。

後來為了要賺錢,他參加了朋友巡迴演唱的樂團,但是表演的音樂並不是他熱愛的爵士樂,他在這樣的工作生活中,並不快樂。

女主角Mia想要支持男主角走自己的路,但是她也有自己的問題,她在咖啡店打工,到處試鏡想要做一個成功的演員,但一直沒人找她演戲。於是她自己寫劇本,自己租場地,自己表演獨角戲,但是票房慘淡,觀眾沒幾人。

後來有個知名導演看了Mia獨角戲的錄影,要找她演戲,但是是在巴黎,Sebastian鼓勵Mia把握機會追求夢想,他覺得雖不知道兩人將來會是如何,但是他們會永遠愛著對方。

男女主角最終並沒有在一起,Mia結婚生子,對象不是Sebastian。

最後Mia在離開Sebastian開的爵士酒吧前,想像若當初Sebastian沒有接樂團的工作,陪著她到巴黎發展,一切是不是就會不同,他們就會一直在一起。

我倒覺得會在一起就會在一起,不會在一起就不會在一起,想像在過去某天若做了不同的決定就能在一起的念頭是空想。

這部就像是Glee的長大電影版,大致來說,我覺得是不沉悶的,就是用歌舞來闡述Sebastian和Mia曾經相遇相愛的那段日子,而那段日子正巧也是兩人在尋求夢想與現實結合的掙扎期,還滿不錯看的。

餅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容簡介(取自網路書店)

 

《沉默》發表於一九六九年,是探討遠藤文學的最重要作品之一,評價極高,其中探討基督宗教在東方社會紮根時面臨的問題,包含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等等。之所以取名為「沉默」,理由有二:()反抗歷史的沉默;()探索神的沉默。

 

  故事發生在德川幕府時代禁教令下長崎附近的小村子,一個葡萄牙耶穌會的教士偷渡到日本傳教,並調查恩師因遭受「穴吊」而宣誓棄教一事,因為這事在當時歐洲人的眼中,不只是個人的挫折,同時也是整個歐洲信仰、思想的恥辱和失敗。在傳教與尋訪的過程中,信仰與反叛、聖潔與背德、強權與卑微、受難與恐懼、堅貞與隱忍、掙扎與超脫……所有的兩難情境都面臨了,逼迫著他對基督的信仰進行更深層且更現實的思索,最終,他彷彿也走過一趟恩師的心路歷程,擁有自己對信仰的詮釋與實踐。

 

——————————————————————

以下是我的劇透

 

日本在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時代,有不少葡萄牙傳教士前往傳教,那時有許多民眾和高官都成為天主教的信徒,後來江戶幕府時代(16~18世紀)鎖國,並禁基督教,只允許百姓信奉佛教。

 

那時從日本傳出有個數十年信仰的神父棄教,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日本人假造的,有人說他是被迫的,或說這位神父早已殉教;『沈默』的故事背景由此出發,有三位神父(其中一位叫洛特里哥,即男主角)不相信他們的恩師費雷拉神父會棄教,因此想要前往日本尋找恩師,替他洗刷不名譽的名聲。教會不贊成這三位神父看似講義氣實際上很愚蠢的舉動,但這三位神父很堅持的情況下,教會勉強接受讓他們前往日本一探究竟。

 

那時的日本會利用酷刑對付天主教徒跟傳道人員,為要強迫他們棄教,即便他們想要殉教,也要讓過程非常的殘忍痛苦。像是「穴吊:被吊掛在黑暗的山洞裡,並在耳朵後面刺穿一個洞,讓血液從耳朵、鼻口流出...」,「水磔(音同折):把人綁在海中的木樁上,利用潮汐來淹沒犯人,不會全淹,但是人最終也會脫水而亡」,雖然這些刑罰主要是要讓人棄教,但還有殺雞儆猴的另一個目的,看到堅持立場的教徒如此殘酷的死去,讓很多教徒選擇棄教,然而,要棄教的教徒還得經過踏聖像(耶穌的畫像)的行為來證明他們真的放棄原先的信仰。

 

當信徒毫無條件願意跟隨你的腳蹤,不論你是殉道還是棄教,這時的你除了面臨自己可能會遭受那些酷刑之外,也包括其他人的選擇,當你聽著教徒們在受刑時發出的痛苦聲音,在那當下的你,是否會帶頭做一個棄教的人?費雷拉神父認為耶穌會做出跟他一樣的選擇,於是他選擇了棄教。當洛特里哥神父也面臨與費雷拉神父相同的情境,他的選擇?哈哈哈哈~

 

這故事還有另一個男配角,帶領三位神父進入到日本境內的日本人吉次郎,從見面的第一刻,三位神父就認為這是一位狡猾隨時有可能將他們賣給日本警察的人,每次吉次郎要帶領他們前往另一個地方時,就面臨到該不該相信他的掙扎,洛特里哥神父總認為他就像是出賣耶穌的猶大,於是抱持這樣的想法,他一次又一次在懷疑中仍選擇跟著他,到最後真的就被他賣掉。

 

——————————————————————

 

書裡頭最讓我動容的是收容招待洛特里哥神父的日本天主教徒茂吉跟一藏被日本政府逮捕,然後被處以水磔,除了痛苦的呻吟聲,每天還能聽見茂吉吟唱詩歌的聲音,他的聲音日漸虛弱直到他死去。這讓我覺得他是在不害怕死亡的情況下面對自己的死亡。

 

他們被抓是因為有人告密,書中雖沒有明確寫出,但似乎就是那位吉次郎所告的密,他告密越多人,可得到的賞金就越多

 

被捕後,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有人情願痛苦的死去,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信仰而活著,有人當下太過害怕而選擇棄教,誰是誰非,我覺得並沒有定論,想怎麼選擇都行。

 

但是為了洗刷恩師不名譽的名聲,那三位神父很衝動決定要偷渡到日本,我覺得,他們不考慮自身安危就算了,也把其他無辜的人也拖下水,只是為了想要釐清費雷拉神父是否殉教,這算是有勇氣的事嗎?我不認為,這本小說被拍成電影(聽說是在台灣取景),只是這樣的劇情,讓我不是很想看。

 

我想起幾年前看了一部電影,叫人神之間(Of God and Men),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在非洲阿爾及利亞的一個回教村子旁坐落一個修道院,住著一群法國神父,他們自給自足,種菜賣菜養蜂采蜂蜜賣蜂蜜,還有一位醫師神父會幫居民看診,他們與信奉伊斯蘭教的村民們相處融洽,但是日子卻因為極端的回教份子導致內戰不斷而變得更不安穩,政府以保護為名,想要藉機接收修道院被拒絕了,因為政府軍也只會欺壓百姓,貪圖修道院的財產。

 

這時候,修道院裡有兩派聲音,一派覺得要先回去法國,等到安全後再返回阿爾及利亞,另一派則是覺得就守在修道院裡,好與壞都是過日子。就在兩派人馬還沒討論個決定出來前,亂軍來了,起初的首領因為被院長神父對可蘭經的論述說服,神父對回教徒是無害的,首領並提供給他們足夠的保護,但是他被政府軍拘捕並行刑致死後的某天,這群激進份子再來時,就是將這群神父押送前往某個地方全部殺害。

 

電影最後的畫面是這群神父被亂軍押解下,一個接一個走在山區的雪路上...

餅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多年前學了一陣子氣功,氣功老師說弦樂器的音樂氣感很緊(意思就是不好),再加上很常聽到有人拉小提琴逼青(分岔)的聲音,讓人從頭皮發麻到腳底,所以並沒有很喜愛小提琴的聲音。雖然我喜歡聽四季跟卡農,但並不會刻意去找小提琴的演奏曲來聽。


最近接觸了很多不同類型的音樂,發覺小提琴,拉得好的真的很好聽,至於氣緊不緊的問題,我氣功早已不練許久,氣感不再,便無感了。


壽司啊~你怎麼學的是鋼琴而不是小提琴呢,看看人家出場多帥氣,穿牛仔褲不用刻意穿燕尾服就可以上台表演了,移動多方便。

德國小提琴家  David Garrett
曲目:加勒比海盜(電影主題曲)

 



The Piano Guys(鋼琴和大提琴雙人組,演奏很多流行歌曲)
這首是
Christina Perri - A Thousand Years



我很喜歡Hallelujah這首歌曲,有人說歌詞不符合基督教教義,不管怎樣,我就是喜歡。
 Lindsey Stirling並非是很正統音樂學院出身的小提琴家,她拉琴時喜歡邊拉邊跳舞,有些人或許看不慣,她就是很好動,但是我喜歡她用小提琴呈現的Hallelujah

 

 

餅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迷上久石讓的音樂

同樣一首曲子,不同版本,不同詮釋,給人的感受就很不一樣

天空之城(交響樂團指揮:久石讓,小喇叭solo) 

       

 

天空之城(小提琴,鋼琴)

   

 

最後看到宮崎駿獻花給他,他一直目視著宮崎駿,然後用西裝袖子抹臉,他們彼此都很感動,我也感動了
指揮:久石讓;曲目:龍貓

   

 

將近1200人的表演,他們(800人)的合唱讓我起雞皮疙瘩(帶耳機)
指揮:久石讓;曲目:天空之城

  

  

久石讓的作曲功力真的不是蓋的,簡單的音符從他手中流瀉出來,怎麼就那麼好聽,很舒服的音樂

 

我聽到totoro總會不自主的想到范曉萱唱的豆豆龍
不管心情如何,看久石讓和九位大提琴手的合奏,他們無可言語的默契合奏,很棒
總能讓我心情來到一個平衡點

 

 

餅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經有個故事

 

大概在亞伯拉罕的那個年代

有個非常非常有錢的人叫約伯

他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

兄弟姐妹相親相愛經常聚在一起開party

連上帝對約伯評語也很好

稱他是個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的人

 

但常在人世間走跳的撒但卻不這麼認為

他認為約伯有著虔誠的信仰

是因為上帝賜給約伯很多家產很多福氣的緣故

於是在上帝的許可之下

撒但在一天之內奪走約伯所有的家產跟子女

但是約伯仍堅持著他純正的信仰

 

即便這樣,撒但仍是對約伯很不以為然

於是在上帝再度許可之下

撒但讓約伯從頭到腳都長膿瘡
(那個年代長皮膚病是上帝降罪的結果)

約伯落魄骯髒,被人恥笑

連約伯的妻子都叫他放棄他的信仰了

但約伯卻覺得

我們可以從上帝那兒領受福氣,為什麼不能接受災禍降臨

 

但是長時間身體病痛以及被其他人唾棄的生活

約伯開始覺得若要這樣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他就不該被生出來或者一生出來就應該夭折得好

 

風塵僕僕來探訪約伯的三個朋友則想要勸誡約伯

他們一致認為約伯一定是犯了罪被上帝管教

所以家產兒女沒了,而且還長滿皮膚病

而約伯口口聲聲堅稱自己沒有犯罪

這樣的話更是大放厥詞,不知悔改的行為

 

他三個朋友對他的指責甚至到了羅織起莫須有的罪名

這讓約伯更覺心酸不堪

他不斷強調自己的清白,更願上帝能回應

 

最後上帝終於現聲

他沒有直接回答約伯的問題

因為在開場時,上帝與撒但的對話中

就已經知道上帝對約伯的評價很好

 

上帝說倘若約伯想要與他爭論

那麼他要先能夠回答出

星球運轉的規則,風雨雷電的發生,生物孕育的時間...的問題

 

約伯當下很懊悔自己要上帝回應的言語不是很適當

 

上帝認為約伯的話比較正確

所以要那三個朋友取得約伯的原諒,否則他將要懲罰他們

想當然爾,約伯立即原諒了他們三個

 

最後上帝讓約伯再度生了七個兒子跟三個女兒

家產也加倍

約伯甚至讓女兒們也獲得自己的家產

*************************
 

有時候我們很幸運地賺了很多錢

我們不會對上帝說,您太客氣了不用對我這麼好

或者說我賺夠了,您可以把錢給別的需要的人

 

但是倘若我們遇到不幸的事或生活困頓

我們就會對問天為何要這麼對我們

 

我們遇到好事可以很容易地感謝上帝

但我們遇到壞事是否也能感謝上帝

遇到苦難會讓人更快的成長

但事後不見得能正面看待苦難,或沒有怨懟

尤其壞事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之後越不容易生出感謝的心

 

像約伯原本就擁有很多美好事物的人

在一夕之間全部消失

接著身體的病痛以及他人的嘲諷

尤其是以前對他畢恭畢敬

身份地位遠低於他的人都能嘲笑他

這樣的落差,他還能堅持信仰,相信上帝

這樣才是真的是所謂的義人

(聖經上的義是指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

 

上帝做的事不見得只有一個目的

遭遇苦難,對於自身而言或許是種歷練

或許在這苦難當中,得以結識患難之交

或許這樣的經歷可以鼓勵有著同樣遭遇的人

也更是提醒我們信仰並不是利益交換,有拜有保佑

有時候遭受苦難也並非是因為報應,所謂的因果

 

坦然面對苦難並不是消極地要人認命

更像是種學習,焠鍊

 

不管遭遇好事或壞事

都要用相同的態度堅持信仰

而若有朋友遭遇苦難

更要幫助他在這樣的困境之中仍可堅持信仰保持初心

 

至於雨後會不會有彩虹出現,我希望會!

餅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